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监察委员会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指出,巡视的本质是政治监督,必须以“两个维护”为根本指向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是巡视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在实践中需坚守政治定位,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紧盯目标与效果,在更加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上持续下功夫,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坚守政治定位,扛牢政治责任。“两个维护”是巡察的根本任务,必须切实贯彻到行动与工作中。将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目标,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对莆田作出的治理木兰溪、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指示,紧扣被巡察党组织的职能责任,把握共性、突出个性,依据地域、领域、层级和阶段特点,从态度、措施、落实、效果等多维度综合研判,精准揭示贯彻落实中的政治偏差。将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作为重点任务,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部署开展“政治体检”,通过“一巡一分析”,深挖突出风险隐患与体制机制漏洞,以专题报告等方式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作为价值取向,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依托“一线巡察”、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码上巡”等载体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结合民生、殡葬等领域专项巡察,深化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推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可感可及。
用好方式方法,精准靶向施策。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需以科学方法实现精准发力。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巡察全覆盖,兼顾板块轮动与机动灵活进行“打深井”监督,对事关全局发展、问题矛盾集中的领域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巡察或提级巡察,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发挥综合监督平台作用,系统集成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加强对下指导督导,一体推进市县巡察,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强化精准思维。用好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成果,制定政策、职能、监督信息、重点关注问题等清单,绘制巡察“路线图”,找准要害、靶向发力。坚持实事求是,历史、动态、全面地看问题,把问题找准找实,让被巡察党组织工作有触动、有促进。深化中期调研、组办会商等,加强成果审核,确保画像精准。强化同题共答。充分依靠被巡察党组织开展监督,做足巡前准备,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现场巡察时长,加强与被巡察党组织沟通,着力谋划推动解决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激发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
聚焦工作质效,释放监督效能。坚持监督、整改、治理一体贯通,不断增强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始终保持严的基调,紧盯权力和责任、“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巡察组+联系室+X”工作机制,对疑难问题、重点线索进行全过程会商研判,推动边巡边查,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发挥标本兼治作用,压实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跟踪督促,加强整改联审、评估,落实好挂账、销号机制,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到位。探索完善共性问题交办、巡察建议书等制度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健全制度、深化改革。激活巡察熔炉效应,依托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分层分类培育巡察人才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培养和储备更多综合型人才。围绕巡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让巡察一线成为干部成长的“练兵场”与“赛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