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监察委员会
区纪委监委第七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坚守政治监督定位,发挥近距离监督优势,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一是聚焦政治监督,加强监督检查。结合各监督单位职能定位,先后在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会议服务保障、统计造假、殡仪服务、养老机构监管、安全生产、创城、接诉即办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着力发现贯彻落实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中央、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是突出“三重一大”决策质效,加强权力制约。通过参加会议、听取汇报、抽查检查等方式,对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督促落实民主集中制、“一把手”末位表态和班子成员充分发言讨论,严格规范工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防止决策“一言堂”、权力个人化。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清单化管理。督促监督单位认真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督促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狠抓“一把手”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监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会前严格审核把关、会中全程现场监督、会后加强整改监督的全链条监督。
四是做好政治画像,维护政治生态。与“一把手”建立沟通信息、研判政治生态工作机制。从党内政治生活、党风廉政建设、选人用人、履行职责和“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等多个方面对监督单位的政治生态情况进行整体分析研判和评估,作出政治生态评价报告,为精准监督提供坚实依据。
五是开展日常廉政谈话,强化作风建设。围绕工委(党组)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执行情况,定期与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进行廉政谈话,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提醒,常敲警钟,常打“疫苗”,常学纪法,切实筑牢思想防线。